gg
gg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健康 > 内容

“老中医”步入“新赛道”

时间:2025-03-24 09: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5504   

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全产业链……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见中医药“拥抱”人工智能(AI)的身影。

从“气”“血”等概念,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再到君臣佐使等药物配伍理论……中医药学理论复杂,一直难以用现代科学语言清晰阐释。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激起业界的无限遐想:借力AI,现代科学研究能否让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赵宇平看来,中医原创思维与人工智能“思维”高度契合与共融:中医辨证关注全身状态的改变,而AI大模型关注全局各模块的数据;中医辨证通过反馈调理,而模型迭代通过反馈调整。

也有专家指出,中医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主要基于丰富的经验和观察,这些经验和观察的积累,在某种程度上与机器学习中的大规模数据训练相似。

各种相似性,赋予了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紧密结合的可能性。从海量数据中挖掘规律、建立模型,正在转化为“AI+中医药”的应用场景——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没有想不到,只有不敢想。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针灸机器人、推拿机器人等科技感十足的技术和设备,正越来越多投入应用,不断标注着中医医工融合的新刻度。

然而,“老中医”步入“新赛道”,仍要攻克诸多“疑难杂症”: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匮乏,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算法和模型有待优化改进,诊疗数据和术语标准化程度低……

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用3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人工智能技术能否真正“领悟”复杂的中医语言、如何防范化解人工智能技术参与诊疗行为的伦理道德风险、好中医是否会因过度依赖技术而越来越少……中医传承人与爱好者的思考,也启发着科技的新探索,期待中医药与AI携手成就“一桩美好的姻缘”。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gg

推荐图片

  • 比技术赛技能,承岐黄
    比技术赛技能,承岐黄传薪火!福建省举办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10月26日-27日,2023年福建省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在福
  • 马齿苋又名“五行菜”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五行菜”,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其叶子为青色、梗为赤色、花为黄色、
  • 陈郎中为格格治病“不
    “望、闻、问、切”系古时医家为患者诊病的常用之法,是指通过观气色、听声音、问病状、按脉搏的方式确定患者病因、症状,在此基础上开方治病。因古时
gg
gg